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话题作文 字数作文 作文素材

经典书法名言

时间:2025-10-12 15:13:05
经典书法名言汇编15篇

经典书法名言汇编15篇

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,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名言吧,名言可以用来鞭策自己,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,树立信心。那什么样的名言才是经典的名言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经典书法名言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经典书法名言1

1、大丈夫宁可玉碎,不能瓦全。

2、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

3、挥毫落笔如云烟。——杜甫

4、笔性墨情,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。是则理性情者,书之首务也。——刘熙载《艺概》

5、字要骨格,肉须裹筋,筋须藏肉,帖乃秀润生。——北宋书法家,画家米芾

6、学术经论,皆由心起,其心不正,所动悉邪。柳公权曰:心正则笔正。——项穆《书法雅言》

7、心正则笔正。——北宋文学家苏轼《书唐氏六家书后》

8、夫书禀乎人性,疾者不可使之令徐:徐者不可使之令疾。——蔡邕《石室神授笔势》

9、喜即气和而字舒,怒则气粗而字险,哀即气郁而字敛,乐则字平而字丽。情有重轻,则字之敛舒险丽,亦有深浅,变化无穷。——陈绎曾《翰林要诀》

10、或重若崩云,或轻如蝉翼;导之则泉注,顿之则山安;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,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。——唐代书法家孙过庭《书谱》

11、行行若萦春蚓,字字如绾秋蛇。——唐朝开国宰相房玄龄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

12、小心不怕多,有礼不在迟。

13、览天地之心,推圣人之情,折疑论之中,理俗儒之诤。——赵壹《非草书》

14、怒猊抉五,渴骥奔泉。——北宋文学家,史学家欧阳修《新唐书·徐浩传》

15、见人不施礼,枉跑四十里;见人施一礼,少走十里地。

16、好方法事半功倍,好习惯受益终身。

17、凡人各殊气血,异筋骨。心有疏密,手有巧拙,书之好丑,在于心手。

18、叫人不蚀本,舌头打个滚。

19、行于简易闲澹之中,而有深远无穷之味。

20、懒人做工作,越懒越费力。

21、龙跳天门,虎卧凤阁。——南朝梁皇帝萧衍

22、飘若浮云,矫若惊龙。

23、丈夫一言许人,千金不易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24、用笔在心,心正则笔正,笔正乃可法矣。——柳公权

25、勿为今日不学有来日,勿为今年不学有来年。

26、信用是难得失的,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,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。——池田大作

27、如清风出袖,明月入怀。——李嗣真

28、飘如游云,矫若惊龙。

29、一点成一字之规,一字乃终篇之准。——唐代书法家孙过庭

30、要我们买他的诚实,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。——沃夫格

31、书中有画,画中亦有书。——清代学者方玉润《星烈日记汇要·游艺》

32、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,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。

33、一羽示风向,一草示水流。

34、人臣若无学业,不能识前言往行,岂堪大任。

35、最珍贵的财富是时间,最大的`浪费是虚度流年。

36、引笔奋力,若鸿鹄高飞,邈邈翩翩。

37、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。

38、书法不过一技耳,然立品是第一关头。品高者,一点一画,自有清刚雅正之气;品下者,虽激昂顿挫,俨然可观,而纵横刚暴,未免流露楮外。

39、时时只见龙蛇走。——李白

40、玄妙之意,出于物类之表;幽深之理,伏于杳冥之间;岂常情之所能言,世智之所能测。——唐代书法家张怀瓘《书议》

41、言,心声也;书,心画也。声、画形,君子小人见矣。声画者,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。——扬雄《法言》

42、笔秃千管,墨磨万锭。——苏轼

43、跪着坚持,也好过站着死去。

44、一点成一字之规,一字乃终篇之准。

45、努力不懈的人,会在人们失败的地方获得成功。

46、知识,主要是靠主动“抓”出来的,不是靠“教”出来的。

47、言,心声也;书,心画也。声、画形,君子小人见矣。声画者,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。

48、字须笔笔送到,到笔锋收处,笔仍提直,方能送到。

49、古人论书云:一须人品高,二须师法古,是书之法,学者习之,故当熟之于手,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。德而熟之于身,书之于手,如是而为书焉。——《书法三味》

50、学必求其心得,业必贵其专精。

51、死指活腕,书家无等等咒也。指死则笔直,腕活则字灵。

52、不贵于无过,而贵于改过。

53、现在不努力拼搏进取,将来你该拿什么跟别人比。

54、疾风吹劲草,烈火炼真金;不经寒霜苦,安能香袭人。锋自磨砺出,玉乃雕琢成;人而不苦练,焉能艺精深。——李铎

55、不知理义,生于不学。

56、书,如也,如其学,如其才,如其志,总之曰如其人而已。

57、书之要,统于“骨气”二字。——清代文学家刘熙载《艺概·书概》

58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学做真人。——陶行知

59、上如阶尽管费力,却一步比一步高。不经过琢磨,宝石也不会发光。

60、读书有三到:谓心到,眼到,口到。

61、心粗气浮,百事无成。书虽小道,亦须静定。

62、怒蹄蹴踏苍山颓,岧嶤臃肿难为状。——清代文人严允肇《洗象行》

63、书尚清而厚,清厚要必本于心行。不然,书虽幸免薄浊,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。——刘熙载《艺概》

64、怒蹄蹴踏苍山颓,岧嶤臃肿难为状。

65、若教临水畔,字字恐成龙。——韩渥

66、不怕衣服有补钉,只怕心灵有污点。

67、笔法尚圆,过圆则弱而无骨。体裁尚方,过方则刚而不韵。

68、汉隶笔笔逆,笔笔蓄。起处逆,收处蓄。

69、故书也者,心学也;写字者,写志也。——刘熙载《艺概》

70、若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。

71、在劳力上劳心,是一切发明之母。事事在劳力上劳心,变可得事物之真理。

72、人品既殊,性情各异,笔势所运,邪正自形。——项穆《书法雅言》

73、凡善书画者,未有不品学兼长,居官更讲政绩声名,所以后世贵重。

74、当信用消失的时候,肉体就没有生命。——大仲马

75、清心寡欲,字生精神,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。

76、生命的短促,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。——莎士比亚

77、字要骨格,肉须裹筋,筋须藏肉,帖乃秀润生。——米芾

78、立品 ……此处隐藏11605个字……/p>

59、体象卓然,殊今异古。落落珠玉,飘飘缨组。仓颉之嗣。小篆之祖。以名称书,遗迹石鼓。

60、凡人各殊气血,异筋骨。心有疏密,手有巧拙,书之好丑,在于心手。

61、凡善书画者,未有不品学兼长,居官更讲政绩声名,所以后世贵重。——松年《颐园论画》

62、若教临水畔,字字恐成龙。——韩渥

63、字要骨格,肉须裹筋,筋须藏肉,帖乃秀润生。——米芾

64、书画清高,首重人品,品节既优,不但人人重其笔墨,更钦仰其人。——松年《颐园画论》

65、龙威虎振,剑拔弩张。

66、书尚清而厚,清厚要必本于心行。不然,书虽幸免薄浊,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。

67、云鹤游天,群鸿戏海。

68、疾风吹劲草,烈火炼真金;不经寒霜苦,安能香袭人。锋自磨砺出,玉乃雕琢成;人而不苦练,焉能艺精深。

69、一点成一字之规,一字乃终篇之准——孙过庭

70、手与神运,艺从心得。其志一于书,轩冕不能移,贫贱不能屈,浩然自得,以终其身。

71、言,心声也;书,心画也。声、画形,君子小人见矣。声画者,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。

经典书法名言12

1、学术经论,皆由心起,其心不正,所动悉邪。柳公权曰:心正则笔正。——项穆《书法雅言》

2、翰墨之美,多以身后腾声。——唐代书法家张怀瓘

3、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。——张彦远

4、得时不如得器,得器不如得志。——孙过庭《书谱》

5、凡人各殊气血,异筋骨。心有疏密,手有巧拙,书之好丑,在于心手。——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

6、正书法,所以正人心也,所以闲圣道也。——项穆《书法雅言》

7、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。——北宋文学家,史学家欧阳修《学书自成家说》

8、字不可重笔,话不可乱传。

9、书之要,统于“骨气”二字。——清代文学家刘熙载《艺概·书概》

10、书法不过一技耳,然立品是第一关头。品高者,一点一画,自有清刚雅正之气;品下者,虽激昂顿挫,俨然可观,而纵横刚暴,未免流露楮外。——朱和羹《临池心解》

经典书法名言13

1、古之善书者多寿,心定故也。人能定其心,何事不可为。

2、书法亦就佛法,始于戒律,精于定慧,证于心源,妙于了悟,至于极也,亦非口手可传焉。

3、内典《金经》云:“非法非非法。”书家悟得此诀,何患食古不化。

4、清心寡欲,字生精神,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。

5、渣滓去,则清光来,若心地丛杂,虽笔墨精良,无当也。故扬子云:字为心画。

6、昔人有联语云:夫复何为,莫非自然。真至理名言也。作书亦当知此意。

7、气盛,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。书亦如之。

8、摹古之法,如鬼享祭,但吸其气,不食其质。

9、心粗气浮,百事无成。书虽小道,亦须静定。

10、冷看古人用笔,勿参以杂念,是亦收放心之一法。

11、离形得似,书家上乘。然此中消息甚微,不可死在句下。

12、握笔之法,虚掌实指。指聚则实,指实则掌自然虚

13、死指活腕,书家无等等咒也。指死则笔直,腕活则字灵。

14、逆笔起,最得势。褚河南书,都逆起,隶法也。

15、字须笔笔送到,到笔锋收处,笔仍提直,方能送到。

16、作楷须明隶法,作隶切忌楷气。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。

17、初学临书,先求形似,间架未善,遑言笔妙。

18、笔须凌空,固也。然学者误会斯语,每走入空滑一路去。必曰气空笔实,方能无弊。

19、书贵熟,熟则乐。书忌熟,熟则俗。未能画平竖直而遽求神妙,是犹离规矩以求巧,非吾所敢知也。

20、书无定法,莫非自然之谓法,隶法推汉,楷法推晋,以其自然也。唐人视法太严,故隶不及汉,而楷不及晋。

21、学楷宜由唐而晋,隶则非汉不可。

22、汉隶笔笔逆,笔笔蓄。起处逆,收处蓄。

23、字之纵横,犹屋之楹梁,宜平直,不宜倾欹。

24、古碑贵熟看,不贵生临,心得其妙,藉笔以达之,方能神似。

25、意居笔先,形随法立。

26、欲知后笔起,意在前笔止,明乎此,则笔笔呼应,字字接贯,前后左右,自能一气相生矣。

27、笔法尚圆,过圆则弱而无骨。体裁尚方,过方则刚而不韵。

28、熟能生巧,凡事皆然。书未熟而专事离奇,魔道也。弄巧成拙,不如守拙。

29、秦汉之书,其巧处可及,其拙处不可及。

30、工夫深,结体自稳;天姿好,落笔便超。

经典书法名言14

1)玄妙之意,出于物类之表;幽深之理,伏于杳冥之间;岂常情。

2)字不可重笔,话不可乱传。

3)之所能言,世智之所能测。(唐·张怀谨)

4)若不给自己设限,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。

5)龙跳天门,虎卧凤阁。(南北朝·萧衍)

6)体象卓然,殊今异古。落落珠玉,飘飘缨组。(唐·张怀声)

7)云鹤游天,群鸿戏海。(南北朝·萧衍)

8)厚德载物。

9)笔下龙蛇似有神。(唐·张怀谨)

10)无声之音,无形之相。(唐·张怀谨)

11)古之善书者多寿,心定故也。人能定其心,何事不可为。

12)书法亦就佛法,始于戒律,精于定慧,证于心源,妙于了悟,至于极也,亦非口手可传焉。

13)内典《金经》云:“非法非非法。”书家悟得此诀,何患食古不化。

14)脱帽露顶王公前,挥毫落纸如云烟。——唐代诗人杜甫《饮中八仙歌》

15)龙跳天门,虎卧凤阁。

16)无声之音,无形之相。——唐代书法家张怀瓘

17)字要骨格,肉须裹筋,筋须藏肉,帖乃秀润生。——米芾

18)学术经论,皆由心起,其心不正,所动悉邪。柳公权曰:心正则笔正。——项穆《书法雅言》

19)意在笔前,然后作字。——东晋书法家王羲之《题卫夫人》

20)书肇于自然。——蔡邕

经典书法名言15

1、学楷宜由唐而晋,隶则非汉不可。

2、汉隶笔笔逆,笔笔蓄。起处逆,收处蓄。

3、字之纵横,犹屋之楹梁,宜平直,不宜倾欹。

4、古碑贵熟看,不贵生临,心得其妙,藉笔以达之,方能神似。

5、意居笔先,形随法立。

6、欲知后笔起,意在前笔止,明乎此,则笔笔呼应,字字接贯,前后左右,自能一气相生矣。

7、笔法尚圆,过圆则弱而无骨。体裁尚方,过方则刚而不韵。

8、熟能生巧,凡事皆然。书未熟而专事离奇,魔道也。弄巧成拙,不如守拙。

9、秦汉之书,其巧处可及,其拙处不可及。

10、工夫深,结体自稳;天姿好,落笔便超。

《经典书法名言汇编15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